灾后重建遭“寒冷”阻滞 当地曾花34年脱贫直击甘肃临夏地震
分类:集装箱房屋 发布时间:2023-12-29 17:08:11 浏览量:
灾后重建遭“寒冷”阻滞 当地曾花34年脱贫直击甘肃临夏地震12月22日,随着近1000个集装箱房紧锣密鼓地运往灾区并连夜吊装,本次甘肃临夏地震受灾群众最担心的居住问题,有了一个坚实的保障——此前,人们担心在零下9℃至零下17℃的寒冷中,如何熬过三四个月。
眼下最大难题有了答案,受灾群众开始思考更为长远的一些问题,比如灾后重建要怎么进行?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在采访受灾群众时,他们都对可能要面对的资金问题,表达了担忧和顾虑,且这种思考,与当地特殊的现实情况有着直接关系。
因地理、气候原因,灾后重建势必只能在明年二三月份开始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那场深夜23时59分发生的地震,已经过去了6天。目前,当地集装箱房、板房搭建正在加速推进,这为受灾群众应对未来三四个月冷天气,有了重要保障。与此同时,来自各方源源不断的援助,也让群众从最初的慌乱走向安定。
不过,记者走访发现,受灾群众在有了眼下的保障后,也开始谈论房屋重建的话题。大家普遍的看法是,受制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,群众理解的重建,起码要等到明年二三月份才可以开始。
“我们这里是高寒地区,冬天冷,零下十几摄氏度,水泥砂浆在低温下没法正常凝固,所以只能等到开春后动工。”群众告诉记者。
大河家镇甘河滩村2社的一户村民的房屋已经坍塌,大门上张贴着“不得入住”的白纸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记者在10公里范围内的几个村庄走访发现,每个院落平均拥有4至9间房屋,在受灾群众看来,如果“重建”这些院落,则花费将在20万元至60万元之间。
“大河家镇几个村子的房子很多都是旧房(记者注:指‘泥砌砖’房,当地人称之为‘土砖房’),全部坍塌了,没有塌掉的房子,大部分已经结构受损,只有拆掉重建,平均下来,每户至少需要20万元至30万元才能完成重建,如果家里房屋多的,全部重建需要40万元至60万元。”群众分析认为。
而谈到重建资金,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存款。存款有多少?尽管这是一个涉及隐私的话题,但有群众坦诚地分析认为:“大部分都没有了。我们这里的村民最近几年修新房、装修房子的多,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存款了。”
小坡上的房屋已经全面坍塌,所幸的是这一家人全部在外打工,没有人员伤亡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开春后,修缮、重建的钱从哪里来?这是受访群众最担忧的问题。也有受访者在谈及这一问题时,说了一句“不知道哪里去找钱来修”,便眼泪夺眶而出,转身走开。
“现在我们这里的收入,主要靠外出打工。在家务农的线亩地。因土地已经全部包产到户,30岁以下的人没有土地。我们主要种小麦,每亩大致能产800斤小麦,每斤小麦能卖1.2元左右,不算人工、肥料钱,能收入960元。”一位受灾群众表示。
当地群众种植小麦、玉米的生长期在4月至9月之间,一年只能种一季。而由于土豆近几年销售情况一般,人们一般并不种植土豆。
大河家镇一些房屋虽未坍塌,但内部结构也严重受损。该户女主人在谈及重建资金时,眼泪夺眶而出,转身离去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因听到村里有鹅的叫声,记者和当地群众也谈了养殖业的情况,但实际上,当地因为山地多、植被少,人们很少养牛、养羊,即使养,也主要用玉米秸秆打碎后青储,做饲料。此外,养鸡、鸭、鹅的也很少,即使养,且也需要粮食来喂,算经济账甚至是亏钱的。
“如果不外出打工,靠务农,家里的支出根本支撑不下去。过去两年外出打工也挣不到什么钱,今年外出也很难找到固定的工作,主要靠在当地或外地打临工挣钱。”受灾群众称,尽管当地已经脱贫,但脱贫也是靠外出打工,所以经济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。
大河家镇,除旧土砖房外,一些近年新建的水泥砂浆房屋也出现了严重破损或坍塌。图中老人的孙子,出生仅一周,地震时,被卫生间(位于图中间位置)坍塌的砖墙砸中死亡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据公开报道,积石山县在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,经过各级部门长达34年的努力,不断展开有组织、有计划的脱贫行动,终于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2020年脱贫。
因时间关系,记者暂未能找到该县1986年的统计年鉴及政府工作报告。据马宏生、李冬梅2016年在《发展》杂志上发表的《脱贫道路的新探索——积石山县扶贫调查》一文披露的数据测算:1986年,积石山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为131.82元。
而据1986年中国统计公报,我国当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99.60元,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23.76元。
20多年前,积石山县建的房屋多为“土砖房”,坍塌后,其内部构造和成色便一览无余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这也是该县20多年前建的旧房,为何基本上都是“泥砌砖房”(当地人称之为“土砖房”)的原因。
前述文章称,积石山县地处甘肃省南部高寒阴湿山区,耕地资源少,人口压力大,生态环境脆弱,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县。1986年,该县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;1989年被甘肃省列为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县;1994年又定为甘肃省“四七”扶贫共建的主战场“七县一片”之一,予以重点扶持。
在本次地震中,因靠近坡体,被坍塌的土块砸坏的房屋和建筑也较多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10年后的1996年,积石山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:“199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9274万元,比1986年增长了近2倍;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.11亿元,比1986年增长24.3倍;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80元,比1986年增长4.4倍。”
从上述数据看,由于历史底子薄弱,经过前10年的重点脱贫工作,该县农民的人均收入高速增长了4.4倍,也只有580元,一年的收入,很难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。
数据还显示,经过这10年努力,该县人均纯收入300元(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)以下的贫困人口集装箱房屋,从1986年的13.4万人下降到1996年的8.03万人,贫困面相应地由76.3%下降到39%。
当地村民多数都对房屋做了外墙刷白,且在立柱等位置绘上灰色的砖块图案,但地震后,便显露出墙体内部的土砖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大量地震现场图片在网上传播后,网友们惊愕于当地房屋的构造,但在当地人看来,这和过去几十年漫长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——过去的落后状况下,这种房子曾是当地绝大多数村民的唯一选择。
据国务院侨办官方网站的信息,海拔1735—4309米的积石山县,拥有耕地27.07万亩。1998年时,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.5%,农民人均耕地1.22亩。
大河家镇梅坡村187号是建好不久的钢混结构房屋,但在本次地震中,墙体被部分震垮,二楼的钢混地板也被震穿了几个大洞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据《甘肃日报》报道,在2014年到2019年,积石山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8825户8.6万人下降到630户2821人,贫困发生率从36.36%下降到1.15%,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,2020年2月,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。
在经过持续34年的努力后,积石山县完成脱贫摘帽。一些新建房屋由于采用了钢混结构,抗住了本次地震。 本报记者 程维 摄
甘肃省红十字会12月22日晚间公布,积石山6.2级地震发生后,社会各界纷纷通过甘肃省红十字会向灾区一线伸出援手、献出爱心。截至12月22日12时,甘肃省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共计32135.24万元,其中资金25926.06万元、物资价值6209.18万元。
据临夏州委办公室19日公布的信息集装箱房屋,本次地震共造成积石山县房屋受损207204间、倒塌14939间。
- 2023-03-29黄岛二手集装箱未来集装箱房对于建筑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!房屋
- 2023-03-29黄岛二手集装箱集装箱售楼中心 河南房屋-
- 2023-03-29青岛二手集装箱实拍农民工集装箱夫妻房18平能住5人价格低心满意足!2023年3月29日
- 2023-03-29青岛二手集装箱环境友好型房屋 盘点全球5大集装箱房屋(图)
- 2023-03-28二手冷藏集装箱世界杯的延续!卡塔尔将集装箱房屋捐赠给土耳其叙利亚救灾
- 2023-03-28青岛二手集装箱集装箱酒店 创意别墅房屋 房屋设计
- 2023-03-28青岛二手集装箱集装箱房屋富于山野 别样体验!
- 2023-03-28青岛二手集装箱积木式建筑集装箱房屋 一屋走天下(组图)-
- 2023-03-28二手冷藏集装箱科普帖来啦!集装箱房屋作为临时建筑审批流程及其政策趋势
- 2022-12-13黄岛二手集装箱总台记者探访卡塔尔世界杯“球迷村”集装箱式房屋由中国生产?房屋
- 2022-12-13黄岛二手集装箱集装箱房屋 超大露台观星辰这样的箱式生活也太惬意了吧
- 2022-11-14青岛二手集装箱谈谈目前集装箱房屋发展的宏观环境